江南漫溯 | 南京篇

在我的音乐人圈子里有位好友,在南京大学念书,因而我很早便对南京心生向往,想去亲自看看秦淮风物,但却懒癌发作,迟迟不愿计划出发,恰巧一天下午准备看看南京博物院是否还有预约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随手约了20号上午的票,竟然成功了。于是蛰伏已久的旅行热情突然被唤起,匆匆整顿行装,17号便迫不及待地出发,扑向江南的怀抱。

🚶‍♂️ Day 1 | 匆匆出行,却也有路上风景

说是Day1其实没那么严谨,上午去优衣库买了两件换洗的衣服,下午就赶慌赶忙前往火车站。人生中第一次独自离家如此之远,兴奋是难免的。然而,上了火车后才体会到极致的无聊,索性便听着播客,靠在桌板上一觉睡到到站。

旅途虽然奔波,多少留下了些光影的痕迹。我曾在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南京,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那里的地铁有地上段,果然,在窗外从深黑变为淡紫时,世界便在我眼前徐徐晕开。天幕似乎在流动,与如缕的云搅拌在一起,渐变成温暖的粉色。伴着逐渐褪成剪影的房屋和草木,明暗交织,颇令人心醉。

我特别喜欢蓝调时刻的南京,所有地方都透着娴静又唯美的气质。图二还颇有点动漫中电车窗外日落的感觉了,甚至可以想象窗外人们结束一天的忙碌谈笑漫步的场景,他们会去哪儿呢?也许是一家藏在深巷间的精酿酒馆,也许是公园里能看见萤火虫的长椅,也许就是自己安安稳稳,遮风避雨的家。烟火气漫卷开,涂抹了我对这座古老城市印象的底色。

武汉站
蓝调时刻,南京地铁的窗外
自认为拍得很美的站台

安顿完行李,准备随便出门转转,没想到,一转就给转迷路了🤣,眼看着林立的高楼大厦逐渐变成陌生的小街小巷和各类狭小逼仄的门面,初来乍到的小年轻还是有点畏手畏脚,转着转着索性放开了,到哪儿不是逛吃逛吃,找了家看着顺眼的小店整了点甜品(你永远可以相信南京的甜品铺子!是真的多,又多又好!!),芒果酱是现做的,冰沙软乎乎,看起来像木鱼花,吃起来感觉很轻盈,还蛮好吃~

繁华的新街口夜景
一家真的很好吃的小店

⛰️ Day 2 | 登高,会禅,看老蒋

李记清真馆为什么是神

带着前几天在B站上狂刷南京旅行指南的自信,次日清晨直奔李记清真馆,准备试试他家芳名远传的牛肉锅贴。我认为他家牛肉锅贴最神奇的是外皮,松脆酥软,却不易碎,入口仿佛肉松般细腻,带着甜味的肉汁涌入口中,回味悠长。

真的!信我!李记就是神

哦对了,记得避雷旁边的望吉利,他家的所有饮料真的都好难喝😡。

爬山,见佛,瞰南京

吃饱喝足,立马准备赶往牛首山!

当然,行程不出意外地出意外了。网约车司机在离景点还有一公里多的荒郊野岭把我直接放下车了,我居然也稀里糊涂答应了(可能觉得是不是走几步就能找到景区了,也没看定位,麻了,大家千万不要学我),于是体验了一把原生态山水后和农民婶婶打听到了最近的公路的方位,又叫了另一辆网约车才算到目的地(人生地不熟的,要用走估计得走好久……)

好在,总算还是到了。在门口买了杯星巴克,喝完就开始爬山。好家伙,给我爬了个半死,网上明明说有电梯,结果要抵达电梯先要爬个将近四千步,还都是爬升上坡,顶着六月份的大太阳,可谓折磨。嘛,安慰安慰自己,这是佛祖给孩子的考验,嗯,一定是。

山脚是一处小湖,有很多鱼,颇有种“皆若空游无所依”的飘逸感,山顶则是佛顶宫和佛顶塔,按照攻略,先走进了佛顶宫。混着檀香的空调冷风吹来,解散暑气,确乎颇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穹顶很震撼,是那种说不出门道,照片也展示不出来的震撼。佛祖巨像卧在莲台中央,缓缓旋转,推荐各位亲自去看一看(如果爬得了山的话)。下到地宫的千佛殿,拍几张佛造像,虽然说偶像崇拜不是佛学本意吧,但当成纯粹的文化艺术作品来欣赏,未尝不是一场视觉盛宴。

逛完了佛顶宫,也就顺带去佛顶塔拍了几张。佛顶塔也好难爬,泪目了,尤其是到了第六层还是七层之后只能爬阁楼,楼梯更加陡峭逼仄,实在是太难为人了,下行时,不得不猫着身子斜着脚走路,委委屈屈。好在登高望远,迎着山顶吹来的风,拍下了南京城的天际线,还是很壮丽的。

当然,任何壮丽在我糟糕的摄影技术面前将荡然无存

没能看到老蒋是我最大的遗憾

中午回酒店稍事休息(其实是懒癌发作躺床上玩手机玩到快三点)后前往总统府找老蒋(www),一进门就是一个近代史相关资料展,也算是大概了解了一下民国发生了什么大事www。给我留下的比较好印象的一点是这个展览没有一味聚焦在宏大叙事上,没有只介绍谁和谁打了,谁把谁暗杀了,谁即了谁的位,而是专门留了很大一块区域介绍民国的文化交融(如天主教嬷嬷给渔民传教)和生活风貌(如职工体操大会的老照片、健康宝宝评选、女子运动会等),感觉对民国的认识一下子立体起来了。虽然仍然是浮光掠影,但至少也摆脱了“才子佳人上海滩”或者“人民水深火热”、“黑暗统治”之类片面的刻板印象,看到了有生气有血肉的人的生活。总体上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展,像我这种对民国历史几乎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有所收获。

顺着人流行进时,还发现一个侧院有太平天国主题的展,也顺带看了看。嚯呀,洪老师的龙椅看着好土豪般的俗气 符合人设😅。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子超楼由于装修而暂停开放,心心念念想看的老蒋办公室也没看成。

新青年
回望近代百年风云
真的好俗气
牢蒋

最后放一张孙先生的名言结束总统府一章吧。

同志仍需努力

夜闯夫子庙,仗“证”走金陵

众所周知,当谈起夫子庙的时候,无论是不是南京人,一定会往死里骂。但没办法,想看秦淮夜景,大概率也只能去夫子庙。于是,抱着不在夫子庙买哪怕一块钱的小吃的坚定意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来到了这里。 然而,直到前往江南贡院前,我对这一片的印象都是:糟糕,十分糟糕。且不说各式光怪陆离的宰人店面和穿着形制混乱粗糙劣质的所谓杂糅汉服摆拍的游人,单是核心卖点“秦淮”,也被五颜六色的灯带蹂躏得媚俗不堪,完全无法带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静谧诗意中,只看到因追逐客流量和成交量而粉碎着洒落一地的金陵幻梦。所以,即使为了看秦淮夜景,我的评价仍然是别去夫子庙,它会毁了你心中的江南。

当然,旁边的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还是要夸一夸的!

首先是因为它的全,几乎将清楚了科举制度的发源演进,科举的流程步骤,科举的试题内容及验身、答卷、审卷、改卷全流程的各种复杂防作弊措施。甚至还列了很多份真实的科举答卷(有一说一,排比句这种东西古人也很爱用,看来应试作文小技巧是古今通用的,但流俗也是真的流俗~)。

其次,高考生免票。好那不用多说了,我会成为忠实的自来水并把它夸上天的。

书院历史博物馆
秦淮夜景
所谓秦淮夜景
我爱江南贡院(并不

🏛️ Day 3 | 孝陵观景,中山怀人,门东圆梦

克里斯摸黑闯孝陵

由于明孝陵早晨六点半前免票的政策,五点就摸黑起来准备闯孝陵了!

网传“南京最美六百米”的神道其实就我而言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走了就是走了,可能雨天去会更漂亮吧。

大石兽
石士兵
神道

走到尽头就是方城明楼,由于明孝陵至今未被掘,能看的也只有地上建筑,到此便可返程了。临走时去了一趟长生鹿苑,令人很难受的是,长生鹿苑八点半才正式营业,也就是说我得等个一小时左右才能去摸鹿,此刻正是蚊子疯狂肆虐的时节,我的腿上已经显出一些红色的抓痕了,于是一狠心和我的小鹿们挥手告别,赶紧遛掉。

哈利·波特剧照质感
方城明楼

快看我拍的小白鹿!好可爱!!门口的水塘里还有鸭子(还是鹅🪿?)反正也很可爱就是了~

谒陵瞻国父,午饭乱填肚

从明孝陵到钟山景区观光车站点,很是走了一段,中途看见了一个有趣的标牌:

真的好好玩

在中山陵狠狠爬了好多级台阶😭,我跟同学说我能一分钟内爬上去,结果上是上去了,心率飙到160了。谒陵结束出来时我又贪玩想滑台阶旁的斜坡,结果因为正好下着小雨,脚底打滑摔倒在地,万幸屁股比后脑勺先着地,目前幸存😊。

中山陵

当你不知道午饭吃什么的时候怎么办?那就无脑南京大牌档吧!至少不难吃~

南京大牌档

下午实在不知道干嘛了,想去先锋书店又不想动,想去红山动物园又不想动,想去鸡鸣寺又不想动,于是就继续躺酒店里躺了一下午。(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能如此堕落!!!)

老门东?颜值巅峰!

快傍晚时,按照原定行程,来到老门东,看看南京除了秦淮风月之外的另一种夜景。

烟雨浸透的南京才是最美的南京。人群熙熙攘攘,却没有夫子庙那般摩肩接踵惹人厌烦。正是日落月升之时,天幕一片澄澈的靛蓝,如刚漂洗过,与徽派的青瓦白墙相映成趣。间或穿插着点点红灯笼,为潇潇洒洒的青蓝色调注入一抹明艳的撞色。青石板路沟壑间流淌着潺潺的雨水,薄雾模糊了霓虹灯闪烁的光。颇有些“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气派。

老门东1
老门东2
老门东3
老门东4
老门东5
老门东6

至于吃嘛,老门东基本上也就是和夫子庙坐一桌的,但门东水铺还不错哦,值得打卡。

门东水铺

我早就说过,你永远可以相信南京的甜品铺子吧,嘿嘿

—Cris.Q

Day 4 | 晃晃悠悠南博,心心念念南大

终于,到了20号,可以去我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南京博物院了。

我跟你们讲,南博的票真的很难约的!(虽然我一下就约上了,但是看网上似乎不好约欸~)

当然,还有集印章环节,真的得做足功课(小红书上有很多攻略,但我不用小红书hhh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瞎转悠)。

某失败案例现身说法
集印章啦!

在深陷民国馆泥潭前,好好欣赏了一遍艺术馆,老师们的作品真的都好棒。

太白
泥人造像
吴健雄奶奶,伟大的物理学家

而把宝贵的一个半小时浪费在民国馆后,只能特种兵行程了,匆匆看完了历史馆和特展馆,拍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物。(唐宋真的是一座艺术高峰,太多文物都漂亮而有个性了,相比起来明清感觉太四平八稳了一些,没唐朝那么“飘”)

明知分差悬殊,仍是梦中情校

前文也提到过了,由于我朋友在南大上学,我对南大还是很心生向往的。于是,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手段,我走进了南大的校门。

鼓楼校区并不大,但是建筑错综复杂,很容易迷路,再加上当时离我赶车前去杭州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我便只能一边慌张一遍匆匆浏览南大的风貌。

虽然已经尽力赶时间了,但是千算万算,忘记了南京那时正值晚高峰,堵车啊朋友们!!!!

于是,改签失败,被迫选了绕远路的换乘方案,好在最后还是平安抵达了杭州西。

前往杭州

总结我这几天的南京之行,确实过于走马观花了。行程安排也不合理。即使如此,我仍然感到充实和满足,学到了很多象牙塔里无法接触的处事法则。

不过,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回来,作为一个精神南京人,我还会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次扑进这座六朝古都宽容、坚实而温柔的怀抱。

至于杭州嘛,这篇游记实在给我写得累死了,等有时间再写杭州篇吧。

感谢看到这里哦👋

版权声明

作者: Cris.Q

链接: https://crisq.top/posts/jiang_nan/

许可证: CC BY-NC-SA 4.0

本作品采用 CC BY-NC-SA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使用时请署名来源,禁止商业用途,并保持相同许可协议。

评论

开始搜索

输入关键词搜索文章内容

↑↓
ESC
⌘K 快捷键